师生共读第三期23.12.8——叶嘉莹《饮酒(其五)》赏析

上接第一期

是好诗呢?前面我们介绍陶渊明的时候曾经提到过钟嵘的《诗品》,他在那里说,如果你“理过其辞”,讲道理的话超过了文辞的美丽,那你 的诗就会让读者感到“淡乎寡味”,因为诗中的道理是要用理性去了解的,可诗歌本来是要用我们的感性去感受的。所以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那些说道理的话是不容易写成诗的。说到这里,很想用一个比较的例证来说明这一点。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早期,在美国有很多青年人都很喜欢中国唐代寺院里的一个僧侣诗人寒山的诗,加州大学有一位教中国文学的教授Birch,他编过一本中国的诗文集子,其中选了许多首寒山的诗。可在中国的学者中,他们并不以为寒山是一个很好的 诗人,为什么寒山的诗被西方人所喜爱,甚至连日本人也喜爱,而中 国的学者与诗人却并不欣赏呢?一般对于外国人来说,当他们做翻译的时候,喜欢那些比较容易翻译的作品,但是诗的感觉是很不容易翻 译的,因此中国人觉得好的诗,翻译成外国的文字之后,人家就未必也觉得出好来。所以从翻译的角度上说,也许寒山的诗更容易得到一 般外国读者的了解,可是中国人觉得他的诗无论从哲理到境界或给人 的直觉感受上都不能算是最好的。我这样说也许太空洞了,所以我来 举一个例子比较地看一看。

寒山写过一首诗,从他诗中所说的道理来看,与陶渊明《饮酒》 第五首“结庐在人境”非常相似。可是我们将这两首诗加以比较的话, 就会发觉这两诗所传达出的感受是极为不同的。寒山的诗说:“人问寒 山道,寒山路不通……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 到其中。”“寒山”本是唐朝一个诗僧的名字,他住的地方也叫寒山, 诗里边的寒山是指他住的地方。他诗里说,你问我通往寒山去的道在 哪里,我的回答是,对于你们来说,根本就没有路可以通往寒山去。 如果说到我是如何来到了寒山的,那是因为我的心跟你们的心不一样, 假如你的心也能跟我的一样,你也就能够到达寒山了。这诗里的“寒山” 是一种象征,它指的是一种精神境界,他是说人们能否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境界,主要在于你的心是否有对于这种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如果你有一种执着无悔、坚定不移的追求,那么你总会到达你心灵中的境 界。同样是写哲理的诗,为什么有的诗就更有一种诗的感觉,而有的诗,虽然它所说的道理差不多,但只是整齐、押韵的句子,却不是真正的 好诗。弄清楚这一点,对于欣赏陶渊明的诗非常重要。下面我们来比 较一下陶渊明《饮酒》第五首跟寒山的诗究竟有什么不同。他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陶渊明诗中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与寒山诗中的“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两句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说心路、心径不同 的道理,其实他们所讲的哲理都是很不错的,可是从诗的感觉上来说, 陶渊明的诗要比寒山的诗好得多。怎么好呢?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 诗歌不是要跟人说道理,让你从头脑里知道一个结论,它是要让你透 过感受来感受这件事情里所包含着的道理。陶渊明的诗所以能够给读 者带来这种诗的感受,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他诗中形象化的表现, 他不是简单地说明道理,而是通过形象化的描写来表现道理;还有第二个原因,那就是陶渊明诗中的说理叙写的层次,是跟他的内心活动、 内心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如果一个人只是教训人,说你应该这样做 才好,可是他自己对于自己所说的道理没有信心,没有兴趣,缺乏一 种真实的感受,只是把一个很枯燥的道理叙述出来给别人听,这样的 话就不会使人感动。陶渊明的诗在叙述的时候,是带着他心灵的活动, 带着他深切的生活经验和感受的,所以他的诗给人的感受是与寒山不 同的。寒山说“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这是在叙说一个事件,一 个结论;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却是他自己的一种生 活体会,一种经验感受。他说我住的茅草房就建造在“人境”,人间的 世界里,然而我并不感觉到有人间车马的喧哗干扰。这是他的真实感 受和经验。“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表面意思是问你,实 际上是在自我叙述的意思。在中国的文学传统中,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他不直接说我怎样,而用“你”来代替我,实际是在说他自己。比如 有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南唐的后主李煜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词人, 他的《虞美人》词最后有两句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说问你一共有多少忧愁,而这里的“问君”就是自问,是问他自己。类似这样的写法在中国文学语言的修辞中叫作设问,它是假设有一个人问你,由此引出你的回答。陶渊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说,如果有问我怎么样才能够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的,我就以我生活中的切身体会和感受经验真诚地回答他说:因为我“心远地自偏”,是我的心远离了繁华嘈杂的人间干扰,所以我所居住的地方也就自然变得偏远、僻静了。我们在第一次讲这首诗的时候就曾说过,陶渊明这句诗有两层意思:一是说你的心如果不被外物干扰,那你就不觉得外边的事情喧嚣和烦恼,心就自然是很安静的了。这完全是心理的感受;还有一个原因, 是因为陶渊明自己说他住的地方是“穷巷隔深辙”,是远离大马路的穷 巷子里,这句诗所包含的言外之意是,我不追求名利,我的心也不慕 恋虚荣与繁华,所以我所选择的住处本身就是偏远清静的。你看陶渊明的这些诗句所说的都是他的实际生活,是他的真实感受。他不是在空口说白话,像父母告诫小孩子说:你要安心读书呀,不要受外界的干扰。不是这样子的教训和讲道理,而是真正有生活、有感受和体验 才写出来的,因此我们读起来才会有诗的感觉。

接下去陶渊明又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几句还是接着他的生活感受来写的。他说我在东边的篱 笆下采集菊花,悠然地看见了南山。这两句话是很不容易讲的,他将 自己跟大自然中的景物、形象结合起来,当他这样做(采菊、见山) 的时候,内心之中自然而然地就涌起一种感受。陶渊明的诗看上去好 像很简单,但却很不容易讲明白,因为他内心意识的活动完全是随着 感觉的变化而流转。他的诗中常常说到菊花,在所有的植物之中,他 最喜欢说的,一个是菊花,一个是松树。

这里我还要再补充一点,就是我们应该怎样欣赏一个好诗人的诗。 一个伟大的诗人跟一个小诗人,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呢?如果他是 一个小诗人,他可以写出一些美丽的诗句,比如花草、树木写得很美, 或者偶尔写出来两句很好的诗。可是如果是一个真正伟大的诗人,那么他的诗就不仅是在诗的句子里,不只是这些构成诗句的文字里包含着他的种种真实感受,中国真正伟大的诗人,他们是用自己的全部生 命去写诗,用自己的整个一生去实践他的诗的。这是中国诗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这也是西方人很不容易接受的,他们认为诗歌的文本才是重要的,至于作者的人格品质对于作品的艺术创作是不很重要的。 可是中国的诗一定不是如此的,它们从《诗经》开始,就有一个传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大序》),你内心之中要有真正的感动, 你才会通过诗句把它表现出来。所以真正好的诗人,你不能只读他一 首诗,就想懂得他,知道他的好处在哪里。你必须要看他的全部创作, 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相互注释,相互印证。这就要从他整个的人生和 他全部的诗篇来看,才能知道他真正要说的是什么。

陶渊明很喜欢写松树,写菊花,他曾经有几句诗写到松树和菊花的, 如《和郭主簿二首》之二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是说芬芳的菊花开放了,在一片丛林里显示出很有光彩 的样子。菊花都是浅颜色的,而且以黄颜色居多,看上去非常鲜艳而 有光彩。松树是绿的,如果山上长满了松树,仿佛是给山石戴上了一顶顶的帽子,它们在山上很整齐地排成一排,显得非常有生气。“怀此 贞秀姿”,“怀”是说菊花与松树的魅力与色彩是发自于内的,不是外表涂上去的黄、绿的颜色。“贞”,是内在的、不改变的意思,我们常 常说坚贞、贞节就是坚定、坚强、永不改变内在的品质。在深秋,在 冬天,当别的花都凋谢了,别的叶子都黄落了的时候,菊花开了,松 叶也还依然保持长青不凋的生命姿态。正因为它们有这种坚强的、贞节的美丽姿态,因此越是在寒冷的冰霜的打击、摧伤的考验中,才越 显得杰出、了不起!正因为陶渊明对松树,对菊花有这样的感觉和认识, 所以当他“采菊东篱下”时,或许想到了世界上很多人追求外表的浮华, 追求世界上的名利,追求虚荣,可是他与那些人不同,他在远离尘世 喧哗的地方,在自己草庐东边的篱笆下,面对着盛开得那么美丽的菊花, 他内心完全是一种“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的感受。

这还不算,接下来一句“悠然见南山”,他又把自己与外在自然 界的形象中所包含的意义结合起来了。“悠然”在这句里应该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远”,另一个是“闲”。南山是在很远的地方,假如你每 天匆匆赶路,你就看不见这座山的美丽,只有在你的心里很平静的时候才能看到。这个“闲”不是说身体上的闲,有的人身体很闲,可心里忙得不得了,整天胡思乱想很多事情,一点也不闲。这里的“闲”, 是内心真正有一种安闲、恬然的闲趣。就在这种悠然、安闲的感觉之 中,一抬头看见远远的南方那座山。这句话还没说完,他不只是远远地、悠然地蓦然之间发现了南山,他还看到了南山被“山气日夕佳”的景象所笼罩。“山气”在中国是指山上的烟霭,峰峦与云气在夕阳下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朦胧绚丽的样子。他说当我采菊的时候,我就发现南山上的烟岚在太阳落山时特别美丽,它们像雾一样在晚霞的映照下忽明暗,如梦如幻。不仅如此,山还常常带给人另外一种联想。孔子的《论语》上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认为每个人的性情、品格都不相同,有
些人很聪明,很机智,反应很快,他们就喜欢水;而那些天性与感情 上都很淳厚的人就很喜欢山。水给人的感觉是波浪起伏、动荡不平的, 一阵风过,就会掀起很多波纹。而山给人的感觉是安静的、稳重的, 特别是那些大山非常深沉、稳重地矗立在那里,所以说智者喜欢水的随物赋形的动态,仁者喜欢山的安稳深沉的静态。了解了这些,我们 就不难推知陶渊明在说到“采菊”、“见南山”的时候的意识活动和心理感觉。下面的“飞鸟相与还”这句就更重要了。山上有许多树木,鸟的 巢穴都在山上的林木之中,到了黄昏的时候,鸟就要回去休息了,陶 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说“鸟倦飞而知还”。安静的山林是可以休息、 可以依托的地方。黄昏的时候,不是一只鸟,是成群结队的鸟一起飞 回来投巢归宿了。陶渊明这里写的不仅仅是大自然的景象,这里面也 隐含着他自己切身的感受。他在决定告别官场、辞职归隐时写的《归去来兮辞》里不是说“鸟倦飞而知还”吗?这只倦飞的“鸟”,以及他在《归园田居》之一里说的“羁鸟恋旧林”中的“鸟”,其实都是他自 己的心灵的象征。这只由陶渊明的心头而幻化成的“鸟”,在经过了“日 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的一番经历之后,“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之四)。

我现在引的这首以后会仔细讲的,这里我只是要来说明大自然中的每一种形象中都结合有陶渊明的深切感受在里面,因此现在当他采菊、见南山,以及看到“飞鸟相与还”之后,他内心的诸般感受便一 齐涌上心头,所以最后他才说出“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这 里的“真意”,还不是西方所谓的真理,而是他生活中所体味到的一种 意趣或意味,是他在那样的情景中油然自心灵上诞生的一种感受和感 觉。这样的“真意”,他说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话才能给你解释清楚, 虽然我很愿意告诉你,但我找不到合适的言辞。“忘言”两个字本来有 一个出处,中国诗人作诗不仅跟自己的生活结合在一起,还常常跟古 人的经验结合在一起。中国诗歌喜欢用典故,每一个典故都有一个出 处,这样一来当他说的时候,就会带给读者很多联想。“忘言”两个字 是出于《庄子》。庄子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位大哲学家。在《庄子·外物》 中有这样的话:“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 而忘言。”“筌”是一种捕鱼用的篓子,是专门用来捕鱼的,既然你把 鱼抓到了,这个作为工具用的篓子就不重要了;而语言是他专用来表 达一个意思的,如果这个意思你已经懂了,领会了,那么语言对你来 说还有什么意义呢?这里陶渊明说他在与大自然景物的融合之中体味 到了一种人生的意味,这时候他已经达到了一种“忘言”的境界,至 于用什么语言来说明这一切,过程已经不重要了。生活中经常会有这 样的情形,当你没有得到对一件事的真感受、真体验时,你总是不停 地说,可是当你真正得到它的时候,你就不需要说了。所以陶渊明这 时候要说“欲辩已忘言”。

好,我们上面把陶渊明这首诗与寒山的诗一比较,你就明白了, 一首好诗,特别是一首好的哲理诗,它在有哲理的同时,还要有诗意, 还要有诗人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出的哲理与大自然或者人世间的物象组 合在一起而产生的真切感受。我们说陶渊明的诗好就好在他这样做了, 而且他是把两者结合得最好的典范。

(徐晓莉整理)


本网站下载默认使用城通网盘,密码默认2875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